农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核心引擎。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复杂、气候变化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等多重挑战下,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破解资源约束、提升产业效能、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划布局之年,也是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奋力迈进的关键之年,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历史节点,举办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战略意义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

(二)承办单位: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

(三)支持单位:关天资本、中科投资、华盛资本、中海资本、大一资本等投资机构;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学技术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科技日报、农民日报、陕西日报、陕西科技报等媒体。

大赛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组成大赛组织委员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杨凌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负责大赛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

二、参赛方向

参赛项目主要聚焦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意农业园区设计、农业科技服务等领域。

现代种业:包括育种、制种、种子推广以及借助基因编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赋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项目参赛。

智慧农业:包括农业大数据、农业智慧化生产及运营、智能农机装备及制造等领域。

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包括生物制造、中医药、生物提取、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特膳食品、医疗设备等领域。

农产品精深加工: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生物产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等领域。

创意农业设计:包括农业主题园区、休闲农庄、美丽乡村等的设计、运营、开发,农业文创产品、创意景观、创意农产品、创意包装、创意果蔬盆栽等产品的设计、开发及经营等领域。

农业科技服务:包括为农业一二三产的生产、运营及经营管理的各环节提供的农资、农机、农技、信息、咨询、设计、技术、金融、保险等各方面。

三、参赛条件

(一)创新团队组

项目应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转化潜力,应是未注册企业的创新创业团队;团队负责人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团队成员原则上不超过7人;国际农业参赛项目的负责人原则上应为非中国籍或依托国外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关专家从事科技创新工作。

(二)初创项目组

项目应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企业应是工商登记注册日期在202351日以后;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无不良记录;国际农业参赛项目的负责人原则上应为非中国籍或项目经营场地在国外和中国港澳台地区。

(三)成长企业组

企业应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企业应是工商登记注册日期在2023430日之前;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无不良记录;国际农业参赛企业的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原则上应为非中国籍或企业登记注册地在国外和中国港澳台地区。

以往年度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暨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的项目不参加本届大赛。

五、赛程安排

本届大赛由初赛、半决赛、全国总决赛组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参赛报名

参赛项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报名,所有参赛项目2025915日前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http://www.cxcyds.com/)点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按照相应组别报名或直接至杨凌示范区线下提交报名材料。创新团队组按照附件“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创新团队组)报名表”、“项目负责人诚信承诺书”填报并发送至指定邮箱。参赛项目须对报名材料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大赛不向参赛项目收取任何费用。

(二)资格确认和初赛

大赛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名参赛项目按照参赛条件要求进行形式审查,同时采用网络评审方式对参赛项目进行网上初赛。初赛评委由项目管理、技术、投融资等领域专家组成。初赛评选出的优胜项目晋级半决赛。

国际农业项目参赛由杨凌示范区负责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杨凌自贸片区等资源优势,遴选上合组织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国际农业创新创业项目,经形式审查后,符合参赛条件的项目择优晋级半决赛

(三)半决赛

半决赛采用线上路演答辩方式举行。参赛项目以视频、文字等形式开展线上路演,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参赛项目沟通交流并公开打分、当场公布成绩,半决赛评选的优胜项目晋级全国总决赛。

(四)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在杨凌示范区通过现场路演方式进行,采用现场答辩、当场亮分的评选方式,评委由项目管理、技术、创投等专家组成,以创投专家为主。总决赛向观众开放并通过有关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

六、奖项设置

()总决赛奖项

大赛按组别设置创新团队组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设初创项目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设成长企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进入总决赛的项目为优胜奖。大赛组委会对总决赛获奖项目给予奖金支持。

(二)优秀组织奖

对在初赛组织、项目推荐、参赛辅导、资源整合、宣传推广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协办单位、支持单位和服务机构等颁发优秀组织奖。

七、服务政策

(一)培训辅导与重点活动

大赛期间安排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培训辅导课程,包括商业模式优化、法律风险防控、项目估值分析、股权激励机制设计、融资、市场营销定位等。大赛举办期间,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举办创新创业训练营、科技成果转化高校院所行、创投导师资源对接会、投资促进对接会等专场活动和重点活动。

(二)资源对接和落地服务

所有参赛项目均可免费参加组委会组织的产业对接、项目推介、应用场景、成果转化等支持性对接活动。总决赛获奖项目将优先推荐给大赛创投机构并获得相应资源支持

对于落地杨凌示范区并符合有关条件的参赛项目可优先享受示范区高层次人才专项、秦创原旱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支持专项、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项、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等政策支持,优先享受土地、税收、融资等入区政策。


附件: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暨第五届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组织方案